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貿服股)和馬航(MAS,3786,主板貿服股)互持股權6個月以來,亞航已嚐到立即的甜頭;惟馬航卻未明顯受惠,這項聯盟會對馬航帶來怎樣的利惠,至今仍是個未知數。
馬航和亞航是在去年8月9日宣佈互持股權和策略聯盟,以降低惡性競爭,建立雙贏的局面。兩方不再直接競爭,消費人擔心利益受損,但亞航承諾,不會因此而提高機票價格。
在這協議下,馬航大股東國庫控股讓出20.5%股權,以換取亞航的10%股權,而亞航大股東Tune Air讓出10%股權,換來馬航20.5%的股權。
在合作協議下,兩家公司亦開始調整航線。馬航從去年11月中終止飛螢航空(Firefly)飛向東馬的航線;亞航X(AirAsiaX)則終止飛往倫敦、巴黎、印度新德里(New Delhi)和孟買(MUmbai),以及紐西蘭的航線。
這項調整意味著亞航會主攻國內航線,而馬航則專注國際航線,以達到互惠互利局面。
在去年公佈這項協議之後,分析員亦對馬航的看法出現變化,認為這項聯盟有助該公司脫困,並紛紛提高其投資評級和目標價格。
然而,半年之後,兩家公司交出的2011財政年末季(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業績,卻出現一盛一衰的現象。
從亞航的業績來看,該公司從這項聯盟中取得立即的效益;相反的,馬航卻未受惠。
同時,分析員對兩家公司的看法出現分歧,而顯然的對亞航的前景更樂觀。在業績出爐之後,大部分的投行都維持亞航的「買進」投資評級。
反觀馬航在公佈業績之後,卻讓分析員大跌眼鏡,紛紛喊賣,最樂觀的看法也只維持「守住」的投資評級。
此外,在業績出爐後,馬航的股價跌幅亦比亞航大。馬航公佈業績之後,其股價在週五(3月1日)應聲下跌,全日最低曾做到1.35令吉,跌幅達5.59%。
然而,亞航的股價在2月23日業績出街後,下跌至3.56令吉低點,跌幅為2.47%。
亞航看到正面貢獻
雖然亞航的末季和全年淨利分別暴跌56.39%和46.85%,但是其營業額卻分別上漲9.31%和13.32%。
基本上,分析員認為,亞航能夠在燃油價格高漲下,仍取得淨利是一項很值得鼓舞的表現。
除了良好的管理,該公司營業額能夠在末季取得良好的成長,主要是因為與馬航策略性聯盟帶來正面效應。
自馬航去年11月中終止飛螢航空部份航線後,市場競爭減少,因而帶動亞洲航空的乘客量提高。
在末季業績中,其2011財政年末季乘客收益率按年取得7.7%的成長,高於第三季的5.2%。
同時,亞航亦因而壟斷東馬航線,提高了公司的國內航線市佔率。
雖然燃油成本走高引起分析員的關注,但他們卻相信亞航能夠在載客量(Load Factor)和收益率擴大下,持續呈現良好表現。
其中,僑豐投行分析員便表示,由於預計亞航能夠從馬航終止飛營航空東馬航線的行動中看到更多的收益成長空間,所以對亞航的前景保持正面。
相比之下,馬航除了在末季業績面對巨額淨虧損,營業額的增長率亦不大。
該公司的末季和全年營業額僅分別增長0.24%和2.32%,顯然和亞航的策略性聯盟,仍未帶來輔助。
雖然該公司末季收益按年改善9.05%,但是主要的原因是載客成本減少,但是其載客量亦從去年同期的77.4%,下跌至72.5%。
其中,MIDF研究分析員更指出,終止不賺錢的航線,以及與亞航的聯盟要等到2013財政年才會看到效果。
馬航董事主席莫哈末諾在公佈業績當天,更坦誠公司已陷入危機,可看出公司的惡劣情況。
相同的,在媒體向馬航首席執行員阿末佐哈里提及有關與亞洲航空聯營對該公司末季的貢獻時,他表示:「目前,仍未看到真正的效應反映在末季業績表現,因為有很多行動仍未全面執行。我們預計會在2012財政年才能節省更多成本。」
這都反映出該公司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策略性聯盟帶來的效益。
但我們認為,亞航和馬航未能同時從聯盟行動中享受到同樣的效益,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因為國內僅有兩家航空公司,一旦馬航終止飛螢航空的東馬航線,亞航便壟斷了市場。
相反的,亞洲航空雖然停飛一些國際航線,但是馬航仍必須面對其他航空的競爭,所以該公司並不一定會像亞航般取得相同的效益。這亦是馬航僱員的擔憂,才引起抗議聲音。
馬航仍受原油競爭拖累
除了競爭的問題之外,馬航的商業模式亦是致使業績不振的另一個關鍵。
亞航能夠在燃油高漲下取得盈利,但馬航卻面對龐大虧損,這和馬航須經營多個長途國際航線不無關係。
馬航分別在2011財政年末季和全年分別面對12億7738萬令吉和25億2398萬令吉淨虧損。
對於今年前景,馬航整體保持樂觀,並希望能夠通過重組,如終止一些不能賺錢的長途航線,以及即將脫售非核心資產的行動,達到收窄虧損或是收支平衡,但是,分析員卻沒有這般樂觀,認為該公司今年業績將持續出現虧損。
分析員認為,燃油價格高企,馬航在短期內將持續陷入困境。基本上,該公司已經不只一次因為燃油成本面對虧損,所以這將成為公司轉虧為盈的最大挑戰。
結語:
從兩家航空公司的業績表現來看,很明顯亞洲航空能夠從策略性聯盟直接受惠。
雖然市場人士都認為對馬航而言,長期可節省成本,可讓分析員另眼相看,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顯然這不是短期內會出現的局面。
根據末季業績來看,載客量無法獲得良好成長,營業額亦僅取得小幅度成長,要真正將效應擴大至可讓該公司賺錢將會是長期的課題。
再加上該公司仍面對燃油成本高漲的問題,聯盟能夠為該公司帶來的效益有多大仍是一個問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