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星期日

市況欠佳 IPO急煞車 投行賺錢靠私有化活動



 
歐洲債務危機還在延燒,拖累全球股市陷入熊市;馬股從8月1日至10月20日共下挫117點或7.5%,市場上的首次公開發售(IPO)活動逐漸銷聲匿跡的同時,亦悄然掀起一陣退市熱潮。

但和以往大股東主動私有化被低估公司不同的是,當前的私有化活動,是由IPO生意大減的投資銀行推動。據《資匯》瞭解,投行目前已把業務焦點轉向私有化活動,主動找上公司股價被低估的老闆,遊說他們私有化公司。
單單在週一(17日),便有3宗股權買賣的消息出街:
第一,立達環球(LEADER,4529,主板工業股)接獲HNG資本私人有限公司的獻購建議,以大約4億8010萬令吉全面獻購立達環球的所有資產,再將資本(每股1.10令吉)回退給股東。
第二,豐升工業(HARVEST,9342,主板工業股)因母股和憑單價格表現異常而遭交易所質詢,隨後公司表示大股東黃瑞吉正與艾芬銀行接洽,收購後者持有的18.27%股權和憑單,同時不排除展開全面獻購。大股東之後已在週三正式公佈這項獻議。
第三,太平金溢(PACMAS,4782,主板金融股)宣佈大馬華僑銀行資本(OCBCCapital)以4億5000萬令吉收購該公司的所有資產後,太平金溢將派發特別股息或把資本退還給股東。
醞釀下市的公司有增無減,而原本籌劃上市的企業則以市況欠佳為由,推遲或乾脆取消IPO活動。
《資匯》向市場人士瞭解後發現,這一靜一動的兩極化現象並非偶然,而是存有微妙關係,真正的背後推手正是投資銀行。
現象1 IPO活動急煞車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公佈2012財政預算案時說,聯邦土地局國際投資控股(簡稱FELDA)將會在明年上市。市場認為,FELDA上市可以刺激投資情緒,但海外投資一直面對虧損是最大的隱憂。
同時,索卓環球(SOZO,5187,主板消費股)也沒有因為市場情緒低落而挪後新加坡的上市計劃。但有必要指出,FELDA和索卓環球似乎還是希望避開目前的熊市,因為雙方都是準備在明年6月或更遲才上市。
儘管如此,FELDA上市的消息可謂是一場及時雨。
今次的股災嚇跑了全球不少正在籌備首次公開發售活動的企業公司!市場擔憂,這次會否重蹈2009年的覆轍,長達半年沒有公司敢申請上市。
傳柏威年房產信託上市
回看本地市場,合併後的雙威(SUNWAY,5211,主板產業股)在8月重新上市後,至今就再也沒有新股上市。直到10月10日,市場傳出柏威年房產信託(Pavilion REIT)打算在11月上市,令人感到意外。
柏威年房產信託的聲勢不小,因為它可能是今年規模第3大的上市活動。因此,若消息屬實,柏威年房產信託的認購率將成為測試市場情緒的試金石。
過去2個多月,市場不間斷的傳出企業公司中止上市計劃的消息。知情人士告訴《資匯》,市場上確實有不少尋求上市的公司打退堂鼓,只不過不容易作出統計。
8月26日,原本計劃在大馬交易所主板上市的Gabungan AQRS發文告表示,它們已通知證券監督委員會(SC),推遲招股書推介禮。證監會是在7月批准Gabungan AQRS的上市申請,但後者卻在1個月內改變初衷。
萬成控股(Bunseng)是另一家在7月獲准上市的公司。它們會否跟著Gabungan AQRS按兵不動,也是市場關注的一點。另外,華商控股(WASEONG,5142,主板工業股)則已在8月25日宣佈,將會暫時擱置分拆出旗下的Wasco能源,讓後者獨立上市的計劃。
《道瓊斯通訊社》較早之前引述消息指出,基於市況欠佳,Axis環球回教房產信託也決定挪後上市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在9月杪亦傳出英超球會曼聯已擱置在新加坡上市的計劃,理由同樣是目前的市況不宜上市。但市場還有另一個說法,指曼聯暫緩上市也許跟卡塔爾王室準備收購曼聯有關。
現象2 企業私有化頻傳
企業私有化消息此起彼落,除了上文提到的立達環球、豐升工業和太平金溢,官聯機構也不落人後,打開支票簿向私人企業出手。
較受矚目的包括國民投資機構(PNB)全面獻購實達集團(SPSETIA,8664,主板產業股);興業資本(RHBCAP,1066,主板金融股)有意與僑豐控股(OSK,5053,主板金融股)合併;以及聯昌國際(CIMB,1023,主板金融股)獻購泰國SICCO證券行等。
投行拓展收入來源
投行做不成IPO的生意,自然需要設法拓展收入來源,爭取其他類別的生意,馬銀行與聯昌國際投行也不例外。
以國民投資機構(PNB)收購實達集團的個案來說,這宗交易是交由馬銀行投行來負責。PNB亦是馬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的最大股東,持有馬銀行的51.90%股權,可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此外,馬股早前經過一輪動盪後,已有一些上市公司不願接受現在的估值和慘淡的成交量,進而抬出私有化計劃。隨手拈來的例子就有泛馬工業(PMIND,4103,主板工業股)、榮科技(ENG,8826,主板科技股)和德信控股(DXN,5074,主板消費股)。
一名不願具名的分析員表示,小股東考慮是否應該接受大股東的全面收購建議時,除了考慮獻購價之外,還有其他因素是需要留意的。
譬如說,泛馬工業在8月26日接獲一項由3家海內外公司提出的聯合全面收購建議,它們是打算以目前的市價(每股4.5仙)來進行收購。
獻購方這麼做,或許是考慮到泛馬工業目前已經是連續3季蒙受虧損,何時止損仍是未知數,更別說派發股息。即使小股東不接受獻議,但要在公開市場上脫售手頭上的股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需要賤價賣股。
相比之下,榮科技和德信控股接獲的收購建議較具吸引力。若拿公佈私有化消息前的最後閉市價來進行比較,榮科技和德信控股小股東分別可以賺取9.65%和23.24%的價差。
榮科技是在7月22日宣佈,大股東TYK資本準備以每股2.50令吉作全面獻購,這比當時的2.28令吉收市價高出9.65%。
不過,在泰國水災衝擊榮科技當地廠房之下,TYK宣佈需更長時間評估這項收購計劃。
9月5日,德信控股宣佈,Deras Capital、DXN集團、Temasek Sejati、其董事經理林紋毅和執行董事林佑霖,以1.75令吉聯合全面獻購德信控股,獻購價比當天的1.42令吉閉市價溢價23.2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