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海城市填海造地成風,政府以每畝人民幣20萬元(約9.4萬令吉)成本填海,再以人民幣逾千萬元(約468萬令吉)天價賣給發展商。
“新華社”點名廣東的東莞、汕頭、珠海等市在填海造地。專家指出,缺乏規劃和監管的填海造地,既淪為發展商牟利工具,也破壞生態。報導說,在海口和三亞機場外,一個個推銷“海景樓盤”的廣告撲面而來。
當地人士透露,海南島長達300多公里的東海岸,已基本被發展商圈佔,數十個“海景樓盤”正火熱開發中。
出售天然海岸線
在廣東、山東等部分沿海城市,當地政府借國家強調發展海洋經濟之名,提出“向海洋要土地”。
這些新增土地除發展臨海工業外,很大一部分被用于房地產開發。
珠海市的情侶路,因層層向外填海,原本是濱海公路已成內街;東莞則擬在長安鎮珠江口投資人民幣86億元(約40.2億令吉)造地2.9萬畝,汕頭市擬在港灣外圍造地65.1平方公里建設辦公樓和住宅。
國家海洋局海域管理處處長李文君說,受暴利驅使,部分城市已偏離國家規劃,過度開發海岸。
“填海成本一般為每畝人民幣20萬元,但轉手拍賣,地價動輒上千萬元,發展商再以‘海景房’為賣點,肆意抬高屋價。”
李文君指出,過度圍填造房,可加劇海岸侵蝕,進而影響江河泄洪能力和港口航運功能。
南大學教授喻季欣說,缺乏規劃和監管的填海造地,會淪為少數發展商牟利工具,把原本屬型公眾的天然岸線出賣,必然引發新的不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